機器人拖鏈疲勞測試標準的制定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,以下是其制定的一般過程和相關要點:
參考相關國際和國內標準:國際上有一些被廣泛認可的標準,如德國 TUV 萊茵公司的 TUV2PfG2577 標準,目前已改版至 2PfG2577/07??19,它規定了機器人線纜 8 個機械耐疲勞試驗項目,很多機器人線纜企業都引用該標準。國內的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 CRIA0003.1-2016《工業機器人專用電纜》等標準,也為機器人拖鏈疲勞測試提供了參考框架。
考慮實際應用工況:機器人拖鏈在實際使用中會面臨不同的工作環境和運動狀態,制定標準時需要模擬這些真實工況。例如,根據機器人拖鏈的實際彎曲半徑、行程長度、運動速率等參數來設定測試條件。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機器人線纜彎曲測試以 S-N 曲線為基礎,根據線纜實際工作的工況,設定不同的彎曲角度、彎曲半徑、掛載大小等條件參數,開展機器人線纜彎曲壽命測試。
確定測試方法和指標:明確具體的測試方法,如采用專用的循環彎曲試驗機,將拖鏈或拖鏈電纜安裝于模擬拖鏈系統中,進行連續循環試驗來模擬實際使用情況。同時,確定評估指標,如規定線纜經拖鏈試驗 500 萬 - 2000 萬次后,試樣護套及絕緣線芯表面無目力可見的裂紋,每根線芯及金屬屏蔽層保持導通,線芯經耐壓試驗不擊穿,導體直流電阻變化率在一定范圍(如 10%-25%)等。
行業協作與專家意見:標準的制定通常需要行業內的企業、科研機構、測試實驗室等多方參與協作。各方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技術,共同商討并確定合理的測試標準。例如,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標準 CRIA0003.2-2016《工業機器人專用電纜 第 2 部分:試驗方法》就是行業內共同制定的成果。此外,還會征求相關領域專家的意見,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。
考慮材料特性和產品類型:不同材料制成的機器人拖鏈,其疲勞性能不同,制定標準時要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、耐老化性能等。同時,對于不同類型的機器人,如工業機器人、醫用康復機器人等,其拖鏈的使用要求和環境可能存在差異,也需要制定針對性的測試標準。如 T/CAMDI 123.5-2023《醫用康復機器人 第 5 部分:拖鏈電纜老化測試方法》就專門針對醫用康復機器人拖鏈電纜的老化測試進行了規定。